李时珍的祖父是草药医生,父亲李言闻是当时名医,曾任太医院吏目。当时民间医生地位低下,生活艰苦,其父不愿李时珍再学医药。
1532年,李时珍14岁时随父到黄州府应试,中秀才而归。李时珍出身于医生世家,自幼热爱医学,并不热衷于科举,其后曾三次赴武昌应试,均不第,故决心弃儒学医,钻研医学。
1541年,23岁的李时珍随其父学医,医名日盛。
李时珍,字东璧,蕲州人。祖某,父言闻,世孝友,以医为业。年十四,补诸生。三试于乡,不售。读书十年,不出户庭,博学无所弗窥。善医,即以医自居。(顾景星《李时珍传》)
李时珍在为太医期间,积极地从事药物研究工作,经常出入于太医院的药房及御药库,认真仔细地比较、鉴别各地的药材,同时还有机会饱览了王府和皇家珍藏的丰富典籍,开阔眼界,丰富知识——这是一位太医的故事。
明世宗嘉靖三十年(1551年),李时珍33岁时,因治好了富顺王朱厚焜儿子的病而医名大显,被武昌的楚王朱英裣聘为王府的“奉祠正”,兼管良医所事务。
富顺王嬖庶孽,欲废适子。会适子疾,时珍进药,曰附子和气汤。王感悟,立适子。楚王闻之,聘为奉祠,掌良医所事。世子暴厥,立活之。(顾景星《李时珍传》)
明嘉靖三十五年(1556年)李时珍又被推荐到太医院工作,授“太医院判”职务。三年后,又被推荐上京任太医院判。任职一年,便辞职回乡。
荐于朝,授太医院判,一岁告归。(顾景星《李时珍传》)
明世宗嘉靖三十七年(1558年),李时珍从太医院辞官还乡后,坐堂行医,致力于对药物的考察研究。
在此,他以自己的字“东璧”为堂号,创立了东璧堂。
李时珍在数十年行医以及阅读古典医籍的过程中,发现古代本草书中存在着不少错误,决心重新编纂一部本草书籍——这是一位医学著作家的故事。
明世宗嘉靖三十一年(1552年),李时珍着手开始编写《本草纲目》,以《证类本草》为蓝本,参考了800多部书籍。
......其略曰:臣幼苦羸疾,长成钝椎,惟耽嗜典籍,奋切编摩,纂述诸家,心殚厘定。伏念本草一书,关系颇重,谬误实多,窃加订正。(《白茅堂集》第三十八卷)
从嘉靖四十四年(1565年)起,李时珍多次离家外出考察,足迹遍及湖广、江西、直隶许多名山大川,弄清了许多疑难问题。
重复者芟之,遗缺者补之。旧药一千五百一十八,今增三百七十四;分一十六部,五十二卷。正名为纲,附释为目,次以集解、辨疑、正误,详其出产、气味、主治。(《白茅堂集》第三十八卷)
经过27年的长期努力,于明神宗万历六年(1578年)完成《本草纲目》初稿,时年61岁。以后又经过10年三次修改,前后共计40年。
上自坟典,下至稗记,凡有攸关,靡不收掇。虽命医书,实赅物理。(《白茅堂集》第三十八卷)
万历二十一年(公元1593年),李时珍去世。万历二十五年(1596年),也就是他逝世后的第三年,《本草纲目》在金陵(今南京)正式刊行。
晚年,自号濒湖山人。所著诗文他集失传,惟《本草纲目》行世。(《白茅堂集》第三十八卷)